建築
文章
日正當中曬了兩小時,即便有帽子還是吃不消,更糟的是我在 佳冬車站水已喝完,現在只想找商店買水,我僅知300公尺外佳和路與... »

101

unknown感謝好友分享
民國44年(1955年) 戴剛德神父前往 旗山傳教,同時擴展到 美濃、六龜,翌年第一批慕道者受洗,隨即在46年(1957年)建立小教堂。... »

41

unknown感謝好友分享
九曲堂 臺灣鳳梨工廠原名「九曲堂泰芳商會鳳梨罐詰工場」,創辦人是 台北 大稻埕實業家 葉金塗(1882~1946年)先生。日治時期 台灣... »

81

unknown謝謝好友分享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5-04-09  在高雄市新兴区六合一路55巷15號錦田路為入口處
大谷光瑞(1876~1948年),淨土真宗 西本願寺派第22代門主(1903~1914年),法號 鏡如,世襲 伯爵。其人在1913年在 孫中山邀請下 中... »

51

unknown感謝好友分享
新的 高雄市役由 清水組(大野米次郎)設計監造,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的 和洋折衷樣式。整體採中央主塔搭配兩側副塔對稱,塔頂為綠... »

6

它是一座兩層樓的紅磚建築,頂上採四坡瓦,即歇山頂,算是和洋風的建築物,原本在正面屋頂斜坡設有大型老虎窗,受損修復時未... »

41

unknown謝謝好友分享
網路上多數照片外觀有一棵大榕樹,樹蔭涵蓋大半建物,2024年10月3日 山陀兒颱風肆虐下倒塌而移除;這趟來此沒拍到大榕樹有些可... »

41

unknown謝謝好友分享
現存的 鳳山縣舊城是座石城,能出現這座石城主要是 道光4年(1824年) 楊良斌事變後,居民恐慌,臺灣知府 方傳穟利用機會,籌募資... »

3

鳳山縣舊城是 台灣最早的縣城,緣起自 明代的 萬年縣,清代改置 鳳山縣,縣治就設在今日的 左營舊城區;縣治選定於此主要是因... »

51

unknown謝謝好友分享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4-10-17  在基隆市仁愛區
大家印象中的縱貫公路是從 基隆到 高雄,基隆南下遇到的第一個隧道是「基隆隧道」,北口上提「蓬萊第一洞」,公車停靠站名稱... »

371

unknown謝謝好友分享
一次前往 新豐 姜厝的 朴樹群後,回程時走117縣道,無意間發現這座「孔聖惜字亭」。知道這座 敬字亭後,車子經過這一地區,時... »

12

民國34年(1945年)光復後,行政區域一樣經多次調整,於 民國35年 海口鄉東半部成立 東勢鄉,西半部改稱 台西鄉,至此 台北、台南... »

21
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2-07-12  在南投縣埔里鎮
這棟建築在 埔里酒廠大門正對面,建築完成於 大正年間,保存良好,但外觀隨承租單位變化多端;美醜的判斷很主觀,但能恢復原... »

5

齊東街是一條 清代即存在的古道,是 台北城內往 基隆方向的道路,運送物資以米糧為主,故有『米道』之稱。由城內出 東門,以... »

15
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2-06-17  在台北市北投區
石牌於 康熙末期開墾,開發石牌的三大家族是 賴、魏、謝三姓,想必當時多有興建宅邸,幾代下來像「鉅鹿堂」這樣規模的磚瓦合... »

28
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2-06-10  在台北市中正區
兩天前到 城內買東西,出發前想到這件事,準備好相機,從 北門站2號出口走出捷運,先就近拍「鐵道博物館」,橫越馬路拍「北門... »

12

Hsu的部落格Hsu的部落格 2022-04-23  在新竹市北區
楊氏節孝坊是 新竹最早的一座石坊,也是 新竹現存四座石坊唯一未更動位置的一座;由 西門入城,道路拐個彎往城內鬧市,因為街... »

9

民生西路362巷有趣的地方是單號邊是民樂街的另一端店面,雙號邊是迪化街老宅「南街」的另一面,一樣有騎樓、有門面、有店額,... »

10

2014年 永樂市場整修完成,周邊新式大樓也跟著整修外觀,這一段變成 大稻埕商圈代表,“逛迪化街”多由這裡開始。 »

5

走到保安街口,這座土黃色轉角大宅就是 父親的出生地點,父親兄弟姊妹中,從 三姑媽到 父親五位是在這座 太平町的宅邸出生的... »

21